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雨季過後加強水稻白葉枯病與紋枯病防治 以減少損失

  • 發布單位:公共關係科

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
104.09.12
由於颱風過後及長期降雨,田間已發現水稻紋枯病及白葉枯病開始發生,且近期陰雨不斷,病害恐繼續蔓延。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籲請農友加強對白葉枯病與紋枯病之防治,以減少病害造成之損失。

水稻白葉枯病的病原細菌可由水孔或傷口侵入,常在葉片邊緣形成波浪狀病斑,隨著葉脈往下蔓延,在葉脈兩側形成黃化病斑;另有一種病徵表現在葉片上,病斑初呈暗綠色水浸狀小斑,很快在葉脈間擴展為暗綠色至黃褐色的細條斑,嚴重時條斑融合成不規則形黃褐色至枯白病斑,對光看可見許多半透明條斑。露水未乾時,細菌會溢泌在葉緣水孔形成菌泥,隨人員走動或雨水而傳播。高溫環境下,偶而會發生白葉枯病急速萎凋型病徵,更值得注意。

紋枯病主要初級感染源為菌核,初期隨水漂流的紋枯病菌核接觸到水稻植株即附著在葉鞘外側,菌核發芽後侵入葉鞘組織進而往上蔓延,初期在葉鞘上形成灰綠色水浸狀的橢圓形病斑,後來逐漸擴大變成中間灰白色邊緣褐色,有時數個病斑癒合成虎斑狀。葉部受害時初呈濕潤狀灰綠色病斑,迅速擴大成雲紋狀或不正形的枯褐色大病斑。稻穗被害則局部呈污綠色,後腐朽枯死。環境適宜,病斑上或附近稻表面組織上的菌絲會形成菌核。

防治藥劑請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或洽詢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雲林縣政府籲請農友使用合法推薦用藥,並遵守停藥期,安全收穫農作物,避免農藥殘留。詳細資料請洽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第六課,連絡電話:05-552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