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106.11.20
時逢番茄病毒病好發季節,若番茄植株出現葉片捲曲、黃化、皺縮及節間縮短等症狀,即為植株感染病毒病害所致,嚴重者停止生長,花器發育不良,導致不結果或果品不佳。由於番茄植株感染病毒後,無法以藥劑進行治療,建請將發病之植株立即拔除並移出田區,且加強銀葉粉蝨、薊馬與蚜蟲等媒介昆蟲的防治,避免病害持續蔓延而影響收益。
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表示,番茄主要的病毒病害包括由機械傳播的番茄嵌紋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蚜蟲傳播的胡瓜嵌紋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馬鈴薯病毒Y(Potato virus Y;PVY)、薊馬的傳播番茄斑點萎凋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粉蝨傳播的番茄黃化捲葉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霍香薊黃脈病毒(Ageratum yellow vein virus;AYVV)等,病毒於田間複合感染情況普遍,病株常出現植株矮化、葉片扭曲摺疊、葉片皺縮變形等俗稱「瘋欉」症狀,嚴重者導致不結果或果品不佳。近年調查發現以經由粉蝨傳播之病毒為普遍,且病毒常感染霍香薊等田區雜草,形成防治上死角。
番茄病毒病害在臺灣各番茄栽培地區均有發生紀錄,且迄今無法以藥劑防治,防疫所建議可採用綜合管理之策略,多管齊下才能有效控制。除應選用健康種苗並加強苗期管理之外,亦須針對病毒的傳播媒介昆蟲加強防治,透過誘殺及媒介昆蟲的監測,適時掌握防治時機,發病較嚴重之植株以及染病雜草,應立即拔除並移出田區,落實田間衛生管理。在媒介昆蟲的防治藥劑方面,可選用2%阿巴汀乳劑(1,000倍)、2.8%畢芬寧乳劑(1,500倍)與20%亞滅培水溶性粉劑(4,000倍)等核准用藥,並進行藥劑輪用。